快遞有哪些不給力
請您跟晚報說道說道
“本想元旦送給孫女的生日禮物,圣誕節前一天下單,1月5日還沒收到。”這是商務部部長陳德銘8日在兩會上講述他遭遇的一次快遞煩惱。
對此,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次日回應:國家郵政局將進一步加強對國內快遞行業的監督管理。盡管如此,此事還是引起許多有過類似經歷的人對快遞業的吐槽。即日起,本報將對快遞行業進行連續報道,通過對消費者、快遞行業、專家、主管部門等的系列采訪,把脈快遞行業。
目前快遞行業內存在著哪些問題?生活中的你,遭遇過哪些快遞不給力?請您撥打晚報新聞熱線96678,來說道說道吧!
記者 程國平 李麗君
一個不可忽視的產業
網絡購物在國內興起不過10年,但2012年,中國的快遞包裹達到了史無前例的57億個。
2006年,中國網購總額258億元,2012年則達到1.2萬億元。
2006年,每天配送快遞量300萬票,2012年達到2500萬票,其中1500萬票來自網購。
而將這些以億計的包裹送往大江南北、千家萬戶的,正是百萬快遞大軍。
10年前,伴隨著網購的興起,在中國郵政一枝獨大的壟斷體制下,民營快遞如雨后春筍般在中國大地生根。根據官方數據,目前國內有8000余家快遞公司,快遞人員接近100萬。
其間,宅急送、順豐、四通一達、申通等快遞公司迅速崛起,帶動著一個產業向前發展。
2012年“雙十一”,阿里旗下的天貓和淘寶產生了191億元的銷售額,1天成就了1億筆交易,馬云稱,“這是個奇跡,但最大的奇跡是1天7800萬個包裹居然給運出去了,而且沒癱瘓!”
2012年,中國網購總額已達到1.2萬億。馬云預言,隨著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,隨著網購在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份額的擴大,中國未來會需要1000萬快遞人員。
快遞與我們的生活是如此息息相關,每天早上單位的收發室里放滿了快遞員們送來的各種商品。然而快遞又如此讓人愛恨交加。
市民孫先生說,在網上給媳婦買了件衣服,本想在媳婦生日的時候送給媳婦,沒想到媳婦生日到了他還沒收到快遞,到網上一查,發現貨物已簽收,而顯示的簽收人讓他頓時無語,“門把已簽收”。“這讓我去哪找?”孫先生只好到處去問。
而在百腦匯做生意的張先生提起快遞公司就很生氣但又很無奈。“我們做筆記本生意,經常通過快遞發貨,有一次我們發來的筆記本少了一臺。”張先生說,他們找快遞公司,快遞公司也承認他們給弄丟了,但是賠錢成了麻煩事,“他們不按原價賠,說是按照重量論斤賠,這樣下來就賠幾十塊錢。后來聽其他公司的人說,通過快遞發貨,丟東西在百腦匯是非常普遍的事,都很難索賠。還有人說,有人專門吃這一路。但是我們也沒辦法,有些貨物必須通過快遞走。”
快遞問題征集
即日起,本報將對快遞行業進行深入剖析,通過對消費者、快遞從業人員、行業專家、主管部門等與快遞行業有關的不同人群進行采訪,通過不同角度的報道,來展示目前鄭州快遞行業發展的現狀、存在的問題,并邀請消費者、專家一起共同探討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案,為解決整個快遞行業發展提供有用的建議。
你在使用快遞服務的過程中遇到過什么問題?你發現這個行業有什么問題?你希望國家出臺什么樣的監管措施?你希望快遞行業如何規范?你有什么高招讓消費者從容應對快遞業的各種不給力……歡迎撥打晚報新聞熱線96678來告訴我們,我們將把你的問題、建議一一歸納,并通過我們的版面反映出來,讓我們一起用正能量,來為快遞行業的發展出一分力。